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六次学术研讨会于2018年7月23日-24日在新疆乌鲁木齐顺利召开。本次兽医公共卫生领域的学术盛会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主办,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新疆农业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承办,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协办。
7月23日上午,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金宁一院士、新疆农业大学校长蒋平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兽医局局长行庆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党委书记冯东河、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杨汉春教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理事长丁铲研究员等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并先后在大会开幕式发表致辞。
丁铲理事长回顾了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的发展,在大家的支持下学会已经走过了整整10个春秋。十年来,分别在上海、南京、广州、长春、内蒙成功举行了5次学术研讨会,会员从100多人发展到1000多人,为推动我国兽医公共卫生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为研究兽医公共卫生学问题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也为政府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了诸多的建议。
丁铲理事长指出,人类传染病中的约70%来自于动物,从SARS、MERS到H7N9禽流感等,20世纪以来发生的重大传染病中绝大多数来自于动物,传染病跨物种传播已经成为一种新常态。本着"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健康"的理念,十年来,我们代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先后与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微生物学会共同举办了多次人畜共患病学术会议,在医学和兽医学领域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使相关信息得以及时交流,为大家的共同合作创造了机会,这一切也推动着我国人类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我国通过新疆地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往来愈加密切,新疆作为我国西向的桥头堡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随着贸易总量的大大增加,动物疫病传入风险也随之增大,因此迫切需要我们在学术层面上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新情况、新知识、新技术的交流,因此,在新疆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具有特殊的意义。
本次会议会期2天,参会人数227名,来自全国29个省市,共有66家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会。
本次大会共征集会议论文163篇,其中英文论文8篇,会议论文涉及人畜共患病、动物病毒病、动物细菌病、动物寄生虫病与公共卫生等多个学科领域和热点问题。
本次会议采取特邀报告的形式,共邀请了48位著名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主题报告。会议主题突出,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与兽医公共卫生,内容涵盖我国人畜共患病防控、食品微生物全产业链体系、兽医诊断实验室的规范化建设和兽医公共卫生诸多问题。
金宁一院士从医学视角介绍了共患传染病的情况,其中呼吸系统共患病毒病日渐加剧,循环系统共患病毒病渐进性扩散,神经系统共患病毒病扩散加剧消化系统共患病毒病也需要加强重视。目前医学关注的病毒,统统与兽医相关,人类几乎所有的传染病,均来源于环境与动物,因此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联合,对疫情进行快速评估是十分有必要的。
焦新安教授提出我国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的防控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其危害仍然严重,存在以下重大问题: 全产业链定量流行病学数据匮乏,有效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缺乏,全程整体防控新体系亟待建立。同时焦教授也介绍了他们团队在食源性病原菌消长规律、遗传演化及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表明兽医学科在动物源性病原微生物领域中承担重要角色!
刘文军研究员详细介绍团队在A型流感病毒NP的功能结构域、细胞定位差异以及磷酸化修饰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通过蛋白的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对病毒复制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为药物靶点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张彦博士详细介绍了美国俄亥俄州实验室情况、具体运行和研究进展,以及兽医诊断实验室在美国公共卫生健康中的作用。
田克恭研究员介绍了我国兽用疫苗在传统疫苗质量提升和基因工程疫苗方面的研究进展,治疗性抗体的发展趋势,以及兽用诊断试剂的研发要点和发展方向。
会议最后,由陈鸿军秘书长代表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作大会总结报告:
本次会议顺利产生了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届理事会成员名单,丁铲研究员继续担任理事长,并选举产生副理事长13名,常务理事49名,理事成员100名,推荐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2名。
本次大会展示了兽医公共卫生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分享了学科前沿资讯,与会者对本次会议给与了很高的评价,纷纷表示会议收获良多,意犹未尽。
经过两天满负荷的学术研讨,本次大会不仅为大家提供了畅通的交流讨论平台,也为大家获得新信息,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情况提供一个契机。同时大家通过许多特邀报告发现,新疆的动物病原极为复杂,动物疫病防控也极为艰巨。新疆,正在呼唤各位专家把兽医公共卫生学研究项目写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也倡议各位专家,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贡献我们的微薄之力。本次学术盛宴的圆满成功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兽医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