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官网app下载|最新版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通告 >> 通知通告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关于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推荐对象的公示
2023/4/21 10:11:16    新闻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各相关单位、会员: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评选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的通知》(人社部函〔2023〕27号)要求,经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推荐工作小组研究,现对拟推荐的5名创新争先奖候选人、1个创新争先候选团队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2023年4月21—26日)。

公示期间,对拟推荐对象如有不同意见,请以书面形式,实名向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办公室反映。反映情况须客观真实,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需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应署实名并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

一、  候选人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民族

提名领域

现工作单位

田见晖

1968-10-04

土家族

面向经济主战场

中国农业大学

呙于明

1965-11-02

汉族

面向经济主战场

中国农业大学

刘作华

1964-07-29

汉族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

周继勇

1963-09-13

汉族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浙江大学

邹新华

1970-03-07

汉族

面向经济主战场

播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  候选团队

团队名称

负责人

提名领域

依托单位名称

禽流感防控研究团队

陈化兰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通讯地址:北京朝阳区农展馆南路9号博雅园1—106(100125)

人:申  凌  石  娟  李传业

    话:010-85959006/9009/9010

    :拟推荐候选人、候选团队简介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2023年4月21日


附件

拟推荐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人简介


田见晖同志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田见晖同志长期从事动物繁殖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针对我国种畜繁殖效率低的畜牧业发展难题,从大动物繁殖的重要规律和关键机制入手,突破母猪同步化繁殖调控和牛羊体外胚胎扩繁的技术瓶颈,建立了我国大家畜的高效繁殖技术体系。主要创新成果及产业贡献包括:(1)国内最早创制母猪繁殖同步调控药物和配套定时输精技术,关键药物价格比进口药物低70%,且药效相当。基于自主药物和技术建立的全链条全进全出批次化生产体系,在国内1/4繁殖母猪上推广应用,其中8.7万头示范猪场PSY达到欧美平均水平,推动了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提质增效和整体工艺变革。(2)揭示卵子核成熟关键机制和体外胚胎表观修饰错误形成机理,攻克卵子体外成熟质量差和胚胎发育异常两个长期困扰体外胚胎技术的国际难题。在国内率先建成肉羊体外胚胎扩繁产业化基地,每只母羊年产后代可达40个,使我国肉羊体外胚胎扩繁技术水平与规模居世界前列。上述工作以(共同)通讯作者发表于PNAS、Nat Commun等著名期刊,获发明专利10余项、美国专利2项,二类新兽药3个并转让。相关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入选国家"十三五"科技成就展、农业农村十大新产品、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

呙于明同志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呙于明同志作为国家肉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兼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规划设计和组织实施我国肉鸡营养与饲料产业科技工作。(1)创新发展了营养与免疫交叉学科理论,揭示不同养殖模式下肉鸡免疫系统发育规律,构建鸡免疫机能的营养调节技术;解析肉鸡肠道微生物组并首次报道鸡肠道微生物宏基因集,创建了加固肠上皮物理屏障、强化肠粘膜免疫屏障、优化肠道微生态、抑杀病原菌和缓解炎症"五位一体"的多维肠道健康营养与"无抗生素"饲料技术体系,为我国家禽养殖业实现"饲料无抗、养殖减抗"提供重要科技支撑,保障产品质量安全。(2)首次创建鸡饲料净能营养数据库和豆粕减量使用技术,主持制定多项全国鸡饲料行业技术标准。成果在广东温氏、辽宁禾丰、新希望六和、四川铁骑力士等大型企业应用,在我国鸡饲料产业的覆盖面达到30%以上;过去12年里线下线上培训技术人员18.2万人次;成果转化及应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成果在国际上也获得认可,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特邀报告。其工作为解决我国家禽健康水平低、对抗生素依赖程度高和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等制约我国家禽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禽产品有效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作华同志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刘作华同志数十年专注生猪科技创新。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国家星火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明专利26件;发表论文78篇、著作11部;获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等荣誉。现任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重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1)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在国内率先建立保护区、保种场及遗传资源冷冻库三级动态保种模式,率先创制无菌猪;研究制定猪营养需要国家标准(GBT39235-2020);研发改善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技术和猪福利化养殖参数及系列设备。获2002、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和第四)。(2)饲料新资源新产品与养殖无抗减抗等研发。创制国内外首个国家批准使用的猪用免疫调节肽新饲料添加剂;创制非粮饲料固态和液态发酵关键技术与系列发酵饲料;为无抗养殖与缓解玉米豆粕资源短缺提供重要技术和产品补位。获2021年度大北农科技奖一等奖(排名第一)。(3)推动行业整体创新发展。发起并承办9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聚集创新资源,支撑建设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推动重庆荣昌建设国家畜牧科技城及全国首个农牧特色国家高新区。

周继勇同志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周继勇同志长期在一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致力于畜禽病毒免疫系统损伤性疫病的基础理论与免疫预防控制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及重点项目、国家"973"计划等研究任务。在流行病学方面,发现并鉴定了阿龙山病毒、高原野生哺乳动物的禽流感病毒自然感染、猪圆环病毒新的基因型4型等,为传染病防控技术开发提供了病毒种质资源;在病原基础理论方面,创立了无囊膜病毒以损伤免疫系统为特征的天然免疫拮抗与衣壳变构理论模型,为构建高效安全的疫病免疫防控技术提供了理论支撑。在疫病防控的"卡脖子"技术方面,创建了免疫损伤性病毒的新生物制品技术体系,研制出商品化的高效猪圆环病毒2型疫苗与检测试剂等兽用生物制品,并将取得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的疫苗和诊断检测试剂产品在12家兽用生物制品企业进行转化,建立工厂化GMP生产线,推进技术产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疫病防控提供了产品保障,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Autophagy、mBio等SCI刊源杂志发表了有影响力的论文,获疫苗、诊断试剂的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4个,发明专利授权16件。

邹新华同志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邹新华同志带领技术团队立足于用生物技术提升传统饲料产业,重点开展生物饲料及应用成套技术的研发。依托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微生物发酵饲料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成功研发出生物发酵料替抗减抗及预防非洲猪瘟的成套集成方案,首创"双酸清洁养殖模式"技术体系,即酸的饲料和酸的养殖环境,开展产业化应用推广,为我国解决养猪产业面临的无抗、非瘟及粪污排放等重大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依托农业农村部科技助力经济项目《猪鸡低蛋白饲料精准配制技术集成与应用》,成功研发出棉籽粕、菜籽粕、DDGS等非常规蛋白原料替代豆粕的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成果在猪鸡低蛋白日粮推广应用,使配方中的豆粕用量降低5%~10%,为降低我国养殖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通过微生物发酵饲料项目的推广,当年新产品销量达到136890吨,减少使用抗生素18吨,新增销售收入50390.59万元,新增利税5804.42万元,建成了无抗饲料示范基地4个。通过猪鸡低蛋白精准配制项目,当年推广新产品销量166.71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6.784亿元,建立了11个养殖示范基地,并在全国24个养殖、饲料公司完成推广和产业化。


拟推荐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候选团队简介


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院士

"禽流感防控研究团队"创新价值、能力、贡献简介


陈化兰院士领衔的禽流感防控研究团队围绕禽流感防控的国家重大需求,在病毒的发现、认知和防控中取得了一系列原创发现和重大成果。揭示了H5N1、H7N9、H1N1等亚型病毒的进化、跨种感染、致病力、传播机制及公共卫生风险,为禽流感防控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在《Science》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200多篇。创制出40余项疫苗产品和诊断试剂并投入应用,获得21项新兽药证书,其中一类新兽药证书4项,相关疫苗在国内外推广应用3000多亿羽份,为全球H5亚型禽流感以及我国H7N9禽流感防控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阻断了动物流感病毒向人际间的传播链,实现了"人病兽防",创造了巨大社会经济效益,产生了重要的国际影响力。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5)、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2007)、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2013,2019),团队所在实验室被遴选为国家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禽流感参考实验室、国际粮农组织动物流感参考中心。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路9号博雅园1-106室 电话:010-85959009/10 传真:010-85959010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av2011@163.com
京ICP备11031668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08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