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0—12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辽宁省大连市召开了十五届四次理事会暨2024年全国秘书长会议。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十五届理事会学术顾问、名誉理事长、理事(常务理事),监事会监事,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各省级学会、各学科分会秘书长(或副秘书长),学会各职能部门、各杂志编辑部、各专家服务站负责同志等200余人参加会议。
学会理事长黄路生院士,名誉理事长、资深顾问阎汉平研究员,学术顾问金梅林院士、康相涛院士,监事长王金洛研究员,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汉春教授,副理事长乔玉锋研究员、李明研究员、陈伟生研究员、秦玉昌研究员、步志高研究员、呙于明教授、焦新安教授、陈启军教授,学会原副理事长李英研究员、文心田教授;特邀报告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研究员,学会支撑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田见晖教授,中国牧工商集团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周效桂;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朝晖;会议协办单位: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刘全教授级高级兽医师,承办单位:大连三仪集团创始人、首席科学家江国托博士等出席会议。
一、举行专家报告会
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汉春教授在开幕式上介绍参会人员及嘉宾。全体与会人员听取了赵春江、金梅林、康相涛三位院士和田见晖教授的精彩大会报告。报告会由学会副理事长呙于明、陈启军、焦新安、秦玉昌主持。
赵春江院士作的《数字技术赋能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通过分析我国生猪产业发展现状及当前畜牧业发展的趋势,强调智能化是畜牧业产业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智慧农业是全球未来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并以数字技术赋能养猪为例,从养殖环境监测控制技术、生物信息获取与行为监测技术、精准饲喂管理技术、疫病防控决策技术、遗传育种信息化技术等方面详细分享了信息数字技术在畜牧业应用上的动态及当下热点话题。与此同时对我国智能养猪还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放眼未来,赵春江院士表示全感知、全联接、全场景、全自动化的一个新的高阶的畜牧业系统业态养殖的出现,值得期待。
金梅林院士作的《重要传染病多维度防控策略》报告,指出动物传染病是全球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动物细菌性传染病的危害日益严重,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病毒、细菌混合感染防控难,细菌耐药性的"恶性循环",已成为全球急需面对的难题。她强调,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在大健康背景下,对防、治、养模式变化,不仅是防病治病,更要防治未病。而生物防治细菌病是减抗限抗最有效的工具。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控,金梅林院士给出六大方向的多维度的防控体系建设的指导建议,以及四大多维度生物防控技术对策。报告还涉及了"流感——抗病毒分子基础及应用""猪链球菌等细菌病——功能基因发掘及疫苗创制""非洲猪瘟——预警检测技术及抗病毒功能分子开发"等最新科研成果的分享。
康相涛院士作的《地方鸡种质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报告,详细介绍了当前我国地方鸡种遗传资源,强调基于地方鸡种分布广、抗逆性强等特性,要紧跟国家战略指导思想与总体思路:"科学保护、一品一业、持续利用",重视地方鸡品种的保护与开发利用。康相涛院士对地方鸡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包括创新"四位一体"保种模式与技术等8项技术进行深入探讨。并对地方鸡种质资源可持续发展3大方面,包括确保种质资源安全是基础,创新资源、培育品种,以用促保,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应对市场波动和变化,创新"四系三用"快速定向制种技术,创建田-林-沟"三边"农牧循环养殖模式,助力乡村振兴,进行深入讲解与分享,为破解地方鸡种业"卡脖子"问题提供了技术支撑。
田见晖教授作的《产-学-研合作助力学科发展——案例分享》报告,指出随着农业科技创新变革,在立足产业科技,谋划畜牧领域"十五五"重点研发专项的背景下,强调产业科技的创新范式是面向企业与生产一线需求,形成了由企业出题出资,政府立项引导,大学院所出智出人,政产学合作是体现"产业科技"的最好形式。随后以两个具体产学研合作的案例分享、展示了产学研合作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食品学科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展望未来,田见晖教授指出产学研用合作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对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保障国家食物安全和人民健康作出更大贡献。期待更多高校和科研机构能够在农业科技创新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二、召开十五届四次理事会会议
会议通报学会2023年主要工作和2024年工作要点;传达学习中国科协十届八次全委会精神;增选理事;审批学科分会召开学术会议、换届大会等报告。理事长黄路生院士主持理事会会议。
(一)通报学会2023年主要工作
黄路生理事长在工作报告中指出,2023年,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中国科协的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科技的要求,切实落实中国科协的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四个面向"和"四个服务",以党建为政治引领,团结带领广大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开展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产学研融合、国际合作,积极建言献策、服务产业,为推动畜牧兽医学科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作出了新的贡献。
1.加强学会党建工作,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党的二十大是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会议。学会党委制定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工作方案,组织党委成员交流学习体会,研究落实任务清单,学会、学科分会负责人带头为会员和青年学者讲党课,各职能部门和学科分会结合实际,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参与主体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了团结奋进的思想政治基础。
2.加强学术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学科发展
2023年,学会及所属学科分会共举办60余场学术活动,涉及年会、研讨会等,吸引了2.3万多名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参与,交流论文超过5500篇。
第十届畜牧科技论坛聚焦乡村振兴与畜牧业发展,参会人数超过2600人。第五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以科技重塑猪业为主线,吸引1600余名参会者。中国狂犬病年会关注狂犬病消除,线上观看人数达2万余人。
动物繁殖学分会研讨动物繁殖领域进展,线上观看人数达4.75万人次。动物遗传育种学分会关注种业振兴,吸引2300余人参与。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探讨药理学、毒理学及新兽药研发等议题,线上观看上万人次。动物传染病学分会研讨动物传染病防控新模式,参会人数超过1000人。
学会组织编撰的《兽医学名词》经审定公布出版,是学科基础工作的重大成就。《畜牧学名词》已于2020年公布。2023年,学会还参与编写《词说学科》丛书,计划出版《词说畜牧学》。
3.加强青年人才培养,提高青年科学素养
青年人才是学科发展的未来,学会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培养,通过研讨会、点评、资助等多种方式培育青年学者,建立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后备队伍。
设立的"青年拔尖人才"学术论坛(研讨会),已成功举办八届,获得专家支持,人才项目申请、资助量上升,近8年有94名青年入选国家级人才,为学科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举办的青年人才托举项目学术交流会,推进实施"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共获五届12名项目资助。通过交流、点评,青年学者互学互鉴、提升自身。
兽医寄生虫学、动物营养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公共卫生学、生物技术学、动物生理生化学等学科分会,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青年学术研讨交流活动,培养遴选青年人才。
4.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构建科技开放格局
学会通过参与国际组织、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出国参会、邀请国外学者来华或线上报告、创办英文期刊等方式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2023年,学会与亚太家禽学会在南京举办亚太家禽大会暨禽业科技大会,邀请88位国内外专家分享家禽研究最新进展。1400余人参会,其中141位来自国外的22个国家和地区。
同年12月,学会在北京举办马科技大会,聚焦马产业科技创新、文化传承和国际合作,展示中国马产业成果。会议线上线下结合,线下340余人参会,线上观众1.2万余人次,49名专家作报告。
此外,学会还邀请国外学者在狂犬病年会、兽医药理毒理学分会学术研讨会、动物繁殖学分会学术研讨会等会议上作报告,帮助国内学者了解国外科研进展。
2023年世界畜产大会在法国召开,2300多名学者参会,其中中国学者57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作为正式成员委派代表全程参会。
5.加强学会期刊工作,提升期刊质量水平
科技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学会主办的6个科技期刊(4个中文、2个英文),在各依托单位的积极支持,编委会、编辑部、编辑人员和杂志社公司的共同努力下,期刊质量逐年提升,发行量稳定。
在2023年中国科协主管期刊社会效益评价复核中,《中国畜牧杂志》《畜牧兽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Animal Nutrition(《动物营养》)等5本杂志被评为优秀期刊;《畜牧兽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等3本杂志,在中国科协组织的专家审读中被评为优秀期刊。
在《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3版中,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畜牧与生物技术杂志》)、Animal Nutrition(《动物营养》)列入世界科技期刊"顶尖期刊",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位居全球TOP5%和影响因子学科排名在TOP3,已经具备本学科世界一流期刊的影响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本畜牧兽医科技刊物是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主办的《中国畜牧兽医杂志》,后经几度分合成为今天的《中国畜牧杂志》和《中国兽医杂志》。2023年隆重举行了两刊创刊70周年纪念活动。70年来,两刊倾注了畜牧兽医学科几代人的心血,记载了我国畜牧兽医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成为畜牧兽医学科品牌期刊,为推动畜牧兽医学科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6.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产业技术进步
学会坚持举办的贴近生产实践的专题研讨交流活动,如氨基酸与饲料原料应用、维生素产业发展、动物早期营养、白鹅产业技术等,吸引学术界和产业界人士交流探讨产业技术升级,推动学科创新和产业提质增效。
学会承担并完成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多个购买服务项目,为政府部门提供了高质量信息服务。与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联合召开动物疾病防控策略研讨会,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学会组织专家学者参与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活动,举办实用技术培训和青少年科普宣讲活动,推进狂犬病科普宣传,养猪学分会每月举办直播课堂,科普视频资源建设"动物疫病防控融媒体出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学会获评"2023年度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7.加强学会组织建设,提升服务会员效能
履行章程。学会2023年度按期召开两次常务理事会议、一次理事会及全国秘书长会议,传达贯彻中国科协有关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工作,交流学会改革创新经验。禽病学、兽医病理学、口蹄疫学、兽医内科与临床诊疗学、兽医影像技术学、兽医药理毒理学、养羊学、动物传染病学等8个学科分会,按期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换届改选。在各学科分会、各省级学会的积极配合下,会员发展工作势头良好,会费缴纳踊跃截止2023年底,学会个人会员达59860人,其中高级会员3700余人;团体会员420个,其中总会直接发展的团体会员32个。
举荐人才。开展了2023年度两院院士候选人、"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光华工程科技奖""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八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等推荐工作。其中中国农业大学田见晖教授、四川农业大学陈代文教授、华中农业大学赵书红教授、重庆畜牧科学院刘作华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所董红敏研究员、浙江大学动物医学院周继勇教授、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红宁教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单安山教授等8人荣获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服务会员。落实会员、高级会员、团体会员参加学术年会/研讨会的会议注册费及购买论文集/杂志/会刊等学术资料的相关优惠措施;落实团体会员参会的优惠条件。多次组织专家深入团体会员单位走访,进行技术咨询和培训,帮助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学会秘书处编辑《会讯》7000余份,及时贯彻中国科协工作部署,通报学会、学科分会和省级学会工作动态,关注学界业界热点,宣传会员和科技工作者风采。
团结协作。学会及学科分会秘书处、各部门,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不计得失、默默奉献,较好地完成了中国科协和学会赋予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取得较好成绩,进一步增强了学会对会员和畜牧兽医科技工作者的凝聚力,为学会创新发展和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作出了新的贡献。
交流互鉴。同为学术团体,学会与各省级学会加强沟通交流,互相借鉴很有必要。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举办的"长三角科技论坛畜牧兽医科技论坛",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举办的"京津冀一体化畜牧兽医科技创新研讨会",广东、广西畜牧兽医学会联合举办的"两广畜牧兽医高峰论坛",为推动该区域畜牧兽医研究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紧密合作搭建了交流平台,为推动区域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开展的科技评价、福建省畜牧兽医学会坚持产学研结合都搞得有声有色。辽宁等省级学会的活动也丰富多彩。
(二)学会2024年工作要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我们要按照中国科协的工作部署,结合学会实际,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强化党建政治引领
继续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会党委领导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多种形式,积极组织会员进一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参与所在单位开展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以学习教育的成效扎实推动学会、学科分会各项工作的落实。
继续深化"党建强会计划"。认真落实学会党委任务清单,建立健全理事会党委、办事机构党组织、学科分会党小组三层组织体系和党建工作机制,努力实现"两个全覆盖",以党建促会建。充分发挥学会监事会作用,推动学会、学科分会改革创新,促进学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
2.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由学会主办的主要学术交流活动如下:
3月,举办第八届"青年拔尖人才"学术研讨会,由江西农业大学猪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播恩集团承办。
5月,与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工作犬管理协会联合举办"2024年中国狂犬病年会"。
8月,举办"第六届中国猪业科技大会暨2024年国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学术研讨会",由信息与市场研究部、国际交流部及养猪学分会等承办。
10—11月,举办"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由兽医药理毒理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生化学、动物繁殖学、兽医病理学、动物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学等学科分会参与协办。
12月,举办"第十九届中国维生素产业发展研讨会",由信息与市场研究部承办。
3.加强学会期刊工作
学会主办的6个科技期刊,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和挑战,定期召开编委会,研究探讨办刊工作。及时调整、充实办刊队伍,加强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编辑人员素质;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为目标提升优质稿件比例;坚持纸质刊和新媒体并重,内容与形式并重。
要多途径扩大发行渠道,提高杂志覆盖面和传播力;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学习及合作,扩大对期刊的宣传力度。同时借助新媒体渠道,加大对各期刊的宣传,扩大影响力。继续开辟一定版面,及时反映学会、学科分会工作动态。
4.开展科普咨询服务
学会、学科分会要组织专家学者积极参与"全国科技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充分发挥科普活动主力军作用。联合学科分会和相关单位、相关部门,开展面向农村、牧区、社区的科普宣传、技术帮扶、送科技下乡等活动,助力乡村振兴。
加强学会专家服务站及科普基地建设。学会宁波(象山)专家服务站、湘潭特色生猪产业专家服务站,要继续与当地畜牧兽医主管部门、畜牧兽医学会密切合作,及时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咨询、技术帮扶等活动,助推象山白鹅、湘潭沙子岭猪等特色养殖业创新发展。推动学会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共建科普基地建设。
围绕畜牧兽医科技、产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专家深入基层调研,积极为政府相关部门建言献策。继续高质量做好政府购买服务赋予的工作,发挥好科技社团在行业发展中的参谋、助手作用。
5.抓好自身组织建设
坚持民主办会、落实会议制度。按期召开理事会、常务理事会。进一步建立健全学会的各项规章制度,不断提升学会治理能力。继续做好会员发展和会费收缴工作。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更多高层次专家、科技人员加入高级会员。
扎实做好为会员、团体会员的服务工作。及时反映会员诉求,维护会员合法权益。根据团体会员单位的需求举办专题或技术交流等活动;组织专家深入团体会员单位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充分利用网络、杂志、会讯等多种渠道,进一步提高服务会员的效能。
做好举荐人才工作。认真组织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做好国家科技奖励、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等奖项的评选推荐工作,助力更多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才俊脱颖而出。
继续加强学会、学科分会办事机构建设。注重专兼职人员的政治、业务和技能培训,提高其自身素养、办事效能和为会员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专兼职人员工作积极性。要紧跟新时代,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学会活力。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从成立至今已经88年,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见证了我国畜牧兽医学科的发展与进步。我们要不辜负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职责,不断增强学会的组织凝聚力、学术引领力、社会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为促进我国畜牧兽医学科繁荣、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三)传达学习中国科协十届八次全委会精神
学会副理事长李明研究员传达了中国科协全委会精神及2024年工作要点。2024年1月30日,中国科协十届八次全委会在京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了中央书记处关于中国科协工作的指示,总结了2023年工作情况,部署了2024年重点工作。审议批准了中国科协部分常务委员会委员调整事项。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代表十届常务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贺军科主持会议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认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亲切关怀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重视发挥科协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作用和国家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作用,从各个方面为科协开展工作赋能,科协事业发展迎来难得历史机遇。中央书记处悉心指导科协工作,对科协2023年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对做好2024年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科协各级组织深受鼓舞。
会议指出,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中国科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落实中国科协十届六次全委会工作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稳步推进"科创中国""科普中国""智汇中国"平台和"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取得突破、民间科技交流拓展了新空间,各全国学会、地方科协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两个维护"的自觉性坚定性。
会议指出,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中国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群团工作和科协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聚焦主责主业,强化政治引领,锐意深化改革,大抓基层建设,增强服务实效,全面从严治党,狠抓工作落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作出更大贡献。会议要求,科协各级组织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努力提高大局贡献度。要聚焦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目标,发挥更大的不可替代作用。要服务科技人才发展迫切需求,引领科技人才坚定报国为民理想;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集思汇智攻坚克难;要聚焦科技创新体系短板弱项,建真言谋良策;要筑牢科技自立自强的群众基础,大力促进公众科学文化素养;要聚焦打破外部封锁遏制,拓展民间科技外交新空间。要坚持全面从严治会,规范学会行为,回归学术本源,涵养优良学风,展现新时代科技社团新气象。要锐意改革创新,坚持解放思想,着眼强化基层,突出问题导向,增强科协组织活力和事业发展新动能。
(四)增选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
李传业副秘书长介绍了拟增选理事候选人情况。根据学会章程、相关省级学会申请及学会工作需要,会议一致通过增选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李彬研究员、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安金奇研究员为学会第十五届理事会理事。
(五)审批学科分会召开学术会议、换届大会等报告
石娟副秘书长汇报了相关学科分会今年申请召开学术会议、换届会议等情况。会议批准养牛学、动物药品学、动物生理生化学、养羊学、禽病学等20个学科分会,分别于5—11月举办学术交流、研讨活动;批准信息技术、马学、兽医产科学、动物营养学等4个学科分会,分别于8—11月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学科分会理事会换届改选。
三、召开2024年全国秘书长工作会议
(一)杨汉春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讲话。他结合"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所属学科分会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及今后注意的问题强调了几点:第一,在学会组织工作方面。要积极发展会员,壮大会员队伍。各学科分会应在保证会员质量的前提下积极发展会员,大的学科分会会员人数力争达3000人以上。第二,在学科分会学术交流工作方面。应符合中国科协和学会的相关规定,规范使用学术会议名称和学会会徽。第三,加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的管理方面。特别是学科分会在使用非学会主体的新媒体宣传中,严把意识形态关,体现正能量,文字、图片要严谨、科学、规范,文责自负。第四,学科分会的印章使用、年检和总结计划等应符合学会相关规定和规范。
(二)省级学会、学科分会的工作经验交流会
学会副秘书长刘琳研究员主持会议。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刘全教授级高级兽医师,马学分会理事长韩国才教授,陕西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童德文教授,兽医产科学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保华教授,北京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彦研究员,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张则斌研究员,中兽医学分会秘书长范开副教授,动物生理生化学分会副秘书长马文强教授等8位同志分别作了工作交流,分享了创新发展经验。
会议期间,还召开了理事会党委会会议、监事会会议和高级会员评审会。组织与会代表到大连三仪动物药品有限公司参观交流。开展党建活动,参观大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本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得到了辽宁省畜牧兽医学会、大连三仪集团等承办单位的鼎力支持,他们为大会的顺利召开做了大量周到细致的工作,付出了辛勤劳动和汗水,再次表示诚挚地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