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官网app下载|最新版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 省学会活动
"一起让净化流行起来",广东省第三届家禽种源性疾病净化研讨会圆满召开!
2024/12/4 16:16:33    新闻来源: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1017-18日,由《养禽与禽病防治》编辑部、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农业农村部禽流感等家禽重大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第三届家禽种源性疾病净化研讨会(下面简称:大会)在广东清远圆满召开。

本届大会以"一起让净化流行起来"为主题,特邀张倩、谢青梅、张建民、王永强、王新卫、孙淑红、卢受昇、任涛、曹伟胜、张建峰、肖凡、徐灵龙、于海峰等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百余家科研院校、动保养殖企业参会,共商广东省家禽业健康发展大计。现场热烈,干货满满!

会议开幕式由主办方华南农业大学《养禽与禽病防治》常务副主编任涛教授主持。任涛教授向到会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50家多养殖企业百余位代表表达了诚挚的谢意和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养禽与禽病防治》近年来的创新发展。

任涛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养禽与禽病防治》常务副主编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副处长薛念波致辞,他介绍了广东省养禽业现状以及省农业农村厅开展的各项工作,并总结了近年来广东省重要动物疫病控制的总体水平和成果。

薛念波副处长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与饲料处

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卢受昇代表主办方致辞,他首先对出席本次大会的领导及嘉宾表示了热烈欢迎,介绍了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近年来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卢受昇广东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院长张建民教授代表主办方致辞,他介绍,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立足新时代,培养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人才,积极推动科研创新与学科发展,为养殖业发展、人类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学科力量。

张建民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副院长

大会特邀报告由华南农业大学任涛教授、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秘书长卢受昇、华南农业大学曹伟胜教授主持。

曹伟胜教授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养禽与禽病防治》副主编

实施动物疫病净化消灭,是动物疫病防控的重要路径,也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最终目标。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创新工作组张倩高级兽医师会上做了"我国动物疫病净化政策解读及净化进展"。她指出,动物疫病净化是畜牧业健康发展必然要求,在种禽场开展疫病净化是提高种禽质量的关键措施,没有健康无疫的种禽,现代畜牧业就不可能实现。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谢青梅教授在会上就"种鸡禽白血病抗病选育技术及其应用"作经验分享,种鸡禽白血病抗病选育技术是一种通过遗传选育方法培育出对禽白血病具有抗性的种鸡的技术。通过精准选育和杂交,减少了抗禽白血病鸡的遗传负担,有助于生态平衡。她提出,种鸡禽白血病抗病选育技术不仅提高了家禽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还有助于家禽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养殖,健康饮食"已成为养殖业和消费者共同的目标,对于人畜共患病的防控格外重视。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张建民教授作了"禽沙门菌新型检测技术研究"报告。鸡是沙门菌的最大贮存宿主,影响雏鸡存活率,给养鸡业带来重大损失。需要重视的是,肠炎沙门菌可通过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两种途径污染鸡蛋。而不同源沙门菌血清型和耐药性差异较大,需要针对特定血清型对沙门菌病进行精准防控。他认为,精准快速检测是沙门菌病防控和净化的关键,智能化、信息化、高通量、一体化检测等成为未来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福建圣农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肖凡就"国产白羽肉鸡育种与疾病净化实践"作经验分享。 鸡肉是第二大肉类消费品,中国人每年吃掉约70亿只白羽肉鸡。然而,这样巨大的消费量,种源曾经100%依赖进口。圣农集团围绕育种不懈攻关,有效破解了白羽肉鸡种源受制于人的难题。圣农始终专注"养鸡"这一件事,立足种源自主,实现产能亚洲第一,推动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近年来,禽白血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北京爱德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徐灵龙作了"禽白血病净化检测新技术及应用"报告。禽白血病是垂直传播疫病,可以通过种鸡传染给商品鸡,在商品鸡上传播放大,因此,种鸡场疫病净化可以在疫病传播的控制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由于对禽白血病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各国控制该病的主要手段是通过对鸡群进行 ALV 的检测,淘汰带毒的种鸡,通过不断的净化达到纯化种群的目的。但该技术需要对原种、祖代鸡场进行全面检测,采样数量较大。 

     深圳市绿诗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于海峰就"磁微粒化学发光检测技术与禽病净化"进行样品检测技术分享。应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可以检测不同样品中的禽白血病p27抗原,种鸡净化过程中常通过采集出壳雏鸡的胎粪或种鸡产蛋期的蛋清鉴定种鸡是否感染ALV。作为一家专门从事生命健康安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以先进的国际化企业经营理念、雄厚的研发实力,规范化的生产标准,健全的销售网络,完善的技术服务体系和广阔的国内外合作网络服务于全球。

中国农业?学王永强副教授就"禽??病净化?临的?险和挑战"方面的研究作分享。 不同亚群ALV的囊膜糖蛋白在不同细胞表面有相应的受体。ALV-I比其它亚群ALV具有更广的宿主范围,原因之一是其细胞受体chNHE1chANXA2在不同品种鸡中高度保守。鸡是ALV最广大的天然宿主。种鸡感染ALV后,会影响后代雏鸡的健康和成活率。他强调ALV对家禽危害大,感染后导致的免疫抑制容易造成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由于对家禽危害巨大,该病已经被列为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工程中的优先防控对象。尽管国家当前对ALV的净化工作已经较重视,但对于鸡群疫苗接种过程中,不慎引入外源性病毒的案例仍有发生,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对于防止外来的病毒传入至关重要。

     河南农业?学王新卫教授就"鸡传染性贫?的流?特征及防控"作经验分享。随着近几年鸡传染性贫血病流行,其带来的危害也日趋显露出来,鸡是CIAV唯一宿主。CAV的抵抗力较强,一旦污染环境很难根除。近几年CIA在家禽中的带毒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大日龄家禽多数能检测到本病原,这说明环境污染在不断加重。我国CIA近四年处于高感染状态,有报道部分区域感染率高达80%。近几年CIA在家禽中的带毒现象较为普遍,很多大日龄家禽多数能检测到本病原,这说明环境污染在不断加重。他提出,从事家禽养殖首先要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养殖理念,做好种鸡CIA免疫,监测基础上的生物安全体系的制度建立和运行。

鸡白痢沙门菌感染成年鸡后可通过种蛋垂直传播给下一代,在鸡群和环境中广泛传播。?东农业?学孙淑红教授就"种鸡场鸡?痢监测与净化技术研究及应?"做了报告。通过对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不同品种鸡群的沙门氏菌做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部分鸡群存在沙门氏菌持续感染情况,通过净化建立洁净的种群,对防控鸡白痢和保障我国育种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她建议检测过程中需将病原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相结合,二者不可或缺,增加检测频率和检测方法更有利于缩短鸡白痢净化进程。孙淑红教授团队通过成年种鸡模型评估取得新进展,发现沙门菌噬菌体可显著降低鸡白痢沙门菌的垂直传播水平,拓展了噬菌体应用潜力,为种鸡场鸡白痢净化提供辅助手段。

特邀报告后,大会进行了净化技术交流环节,现场来自近50多家养殖企业的代表纷纷提问, 任涛教授、孙淑红教授、肖凡老师,王永强副教授、王新卫教授、曹伟胜教授、徐灵龙总监等专家为大家答疑解惑。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本届大会的成功举办旨在推动我省家禽种源性净化的发展,为养殖一线提供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共同探讨我省家禽种源性净化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再次感谢支持企业、参会企业鼎力支持,我们明年再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路9号博雅园1-106室 电话:010-85959009/10 传真:010-85959010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av2011@163.com
京ICP备11031668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08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