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十一届十次
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纪要
2004年12月22日,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在友谊宾馆召开了十一届十次在京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京常务理事、理事、在京分会秘书长、杂志编辑部主任、学会秘书处各部门负责同志共 35 人出席会议。会议由理事长吴常信院士主持。主要内容:传达中国科协学会改革会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通报2004年学会工作情况和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通报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等筹备策划情况;审批分会召开学术会议、换届大会等报告;审议增补学会理事(常务理事)等事宜。
一、朱延永副秘书长传达了中国科协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
中国科协于2004年12月15?17日在京召开了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参加会议人员有各全国性学会的理事长、秘书长、中国科协各部门负责同志,中国科协领导邓楠、徐善衍、冯长根、程东红出席会议。会上,冯长根书记作了2004年学会改革工作报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等12个全国性学会做了改革情况交流,科协6个改革调研小组分别就学术性社团的功能与设立标准、科技团体接受政府职能转移与对策建议、坚持民主办会加强学会制度建设、学会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学会学术交流活动状况及期望、学术期刊面临的问题与创新发展等专题调研情况做了报告,根据会议内容大会分组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中国科协党组书记、书记处第一书记邓楠在会议结束时作了重要的总结讲话。 2004年10月28?29日,中国科协召开“中国科协系统人才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各全国性学会、地方科协近年来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经验,讨论修改中国科协《关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加强和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意见(讨论稿)》。中国科协领导张玉台、邓楠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
二、学会办公室主任李传业通报了2004年学会工作情况和2005年要工作打算。
2004年主要工作成绩:
(一)在学术交流方面:(1)成功举办了2004年学术年会和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2)联合举办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中国畜牧科技论坛暨中国重庆畜牧科技城第三届投资贸易洽谈会、禽流感高峰论坛。(3)协办“第四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成功承办“政府应对重大疫情危机专题研讨会”。(4)组团参加第18届国际猪病大会 。(5)接待日本绿书房专家来学会工作交流。(6)组织专家参加中国科协2004年病虫害防治研讨会,提出“关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制工作的专家建议”。(7)顺利完成“英汉畜牧词典”的编撰工作。(8)分会的学术活动丰富多彩,十分活跃。
(二)在科普活动方面:(1)积极参加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大型科普宣传活动。(2)参与编写《科学防治人畜共患病》系列科普挂图。(3)编辑出版《出口肉鸡生产技术》科普读物。
(三)继续教育培训活动方面:(1)举办全国奶牛外科及外科手术培训班。(2)举办小动物疾病防治、临床化验技术培训班。
(四)期刊工作方面:(1)学会主办的《中国畜牧杂志》、《中国兽医杂志》、《畜牧兽医学报》、《动物营养学报》四个全国性科技期刊,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势,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和改革精神,以质量和服务求生存、求发展,继续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学会的《会讯》受到广大会员的喜爱和有关人士的关注。(3)学会与河北省畜牧兽医学会共同主办的《北方牧业报》、《奶牛杂志》有了良好的开端。
(五)组织建设建设方面:(1)积极推进学会的改革。学会在民主办会、制度建设、分会管理、能力建设等方面有了较大进展。(2)扎实做好发展会员和对会员的服务工作。根据中国科协发展会员的相关要求,结合学会实际制定了高级会员、会员、团体会员条件和申请审批办法,成立了会员评审委员会,把发展高级会员作为切入点,现已审批发展高级会员400余人,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学会对会员的服务工作也逐步加强。(3)积极举荐人才。学会推荐的2名青年科学家(军需大学教授刘明远、中国农大教授谯仕谚)获得第八届中国青年科技奖。推荐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研究员为首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候选人。(4)逐步加强对分会的管理,完善相关管理办法。(5)学科分会的组织建设工作得到加强。今年有动物繁殖等7个分会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按期进行理事会换届改选,调整充实新生力量。有生物制品等20个分会先后召开常务理事会、理事会研究分会工作。(6)学会秘书处自身建设进步明显。定期召开秘书长办公会研究学会工作;多次组织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专业知识,逐步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完善了学会工作人员的保险、福利待遇,较好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稳定了队伍。建立了学会的网站,为加强学会与会员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联系沟通,更好的为科技工作者服务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2005年主要工作打算:
(一)抓好学会改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全国性学会改革工作座谈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兄弟学会改革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推进我学会(分会)的改革,争取使学会(分会)的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筹备开好三个会议,打造学术交流精品。
1.开好第一届中国养猪生产和疾病控制技术大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创造更融会的学术交流环境,达到多学科的交流,提升学术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学界、业界、政府部门的关注支持下,力争把年会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品牌。
2.继续办好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在认真吸取2004年成都会议经验的基础上,下力把明年的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办出特色,扩大规模,争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开好十一届三次全国理事会、全国秘书长会议。会议将认真总结学会两年来的工作,深入研究探讨今后学会改革发展的思路,为2006年学会换届和70周年庆典做准备。
(三)认真贯彻《科普法》,努力抓好科普、培训、科技服务和办刊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团体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新路子。
(四)培养举荐人才,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履行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纽带职责,真心诚意为会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积极培养、举荐人才,努力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
(五)努力加强学会组织建设。继续扎实做好发展高级会员工作,并把服务工作跟上。
团体会员的发展将在调研的基础上逐步推开。普通会员的发展和重新登记拟主要由分会和省学会具体组织实施,由学会颁发会员证书。继续重视会费收缴工作,把它作为提高会员组织观念、加强学会(分会)基础建设的重要环节。努力培养和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学会(分会)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积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不断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吸引力和自身经济实力,把学会(分会)做大做实做强。
三、阎汉平秘书长通报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全国理事(秘书长)会筹备策划情况。
2005年的学术年会将于5月21?23日在济南与中国国际兽医兽药技术博览会、全国理事会、秘书长会同期举行,以养猪生产和猪病控制为主题,涉及品种、遗传、繁殖、疾病极其防控、营养、环境等诸多学科,另外小动物医学分会成立大会和学术研讨会、生物技术学分会的学术研讨会等也将纳入年会的分会场,达到多学科的交流,创造一个更融会的学术交流环境,在学界、业界、政府部门的关注支持下,力争把年会打造成一个知名的品牌。三个大会的筹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
四、审批分会召开学术会议、换届大会等报告。
会议批准中兽医分会2005年召开学术年会暨换届大会,生物技术学分会、口蹄疫学分会召开学术研讨会,同意遗传标记学分会因工作需要调整秘书长。
五、审议增补学会理事(常务理事)。
根据学会工作和学科发展需要,会议同意增补陈江凡为学会十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刘博浩、张永光、赵兴绪、王康宁、董常生、廖新弟、林德贵为理事。
最后,阎汉平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再次通报了聘任的朱延永、李华明、范学斌、杨汉春四位副秘书长和学会办公室主任李传业、学术交流部副主任石娟、国际交流部主任李卫、科普部主任章海欧、科技咨询部主任夏友彩等职能部门负责人情况。希望能与大家通力合作,完成好常务理事会及主管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并对北京德佳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多年来对学会的支持表示诚挚的谢意。
(2004年12月22日)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新增补的常务理事、理事名单
姓 名 |
性别 |
年龄 |
专业 |
技术职称 |
工作单位及职务 |
分会职务 |
学会职务 |
陈江凡 |
男 |
43 |
出版 |
编审 |
中国农业出版社副总编 |
|
常务理事 |
刘博浩 |
男 |
46 |
畜牧 |
编审 |
中国农业出版社养殖中心主任 |
|
理事 |
张永光 |
男 |
42 |
兽医 |
研究员 |
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副所长 |
口蹄疫学分会理事长 |
理事 |
赵兴绪 |
男 |
40 |
兽医 |
教授 |
甘肃农大动物医学院 |
兽医产科学分会理事长 |
理事 |
王康宁 |
男 |
60 |
动物营养 |
教授 |
四川农大动物营养研究所 |
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长 |
理事 |
董常生 |
男 |
50 |
兽医 |
教授 |
山西农业大学校长 |
动物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分会理事长 |
理事 |
廖新弟 |
男 |
38 |
畜牧 |
副教授 |
华南农业大学动科系 |
家畜生态学分会理事长 |
理事 |
林德贵 |
男 |
43 |
兽医 |
教授 |
中国农大动物医学院系主任、动物医院院长 |
兽医外科学分会秘书长 |
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