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遇龙-中国工程院院士
印遇龙,男,1956年1月出生,湖南省桃源县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1978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曾于1985-1987年,1994-1999年分别在德国国家农科院动物营养所,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和加拿大圭尔夫大学学习和工作。获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皇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畜牧健康养殖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
主要从事猪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研究和开发,在猪消化生理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高效利用方面取得如下成绩:
1.带领课题组系统地评定了40多种我国猪饲料氨基酸回肠和粪表观与真消化率,30多种饲料原料中可溶性淀粉多糖(SNSP)、非可溶性淀粉多糖(INSP)和部分原料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可消化淀粉、抗性淀粉的含量以及NDF、ADF、ADL、SNSP、INSP、磷等的消化率。
2.发现不同来源淀粉对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和吸收影响的实质,即淀粉被消化释放出葡萄糖的速度影响氨基酸的吸收和氨基酸在肝门静脉回流组织(PDV)的代谢程度,从而影响PDV氨基酸吸收的量和组成模式,进而影响PDV组织和整体蛋白质的周转。
3.发现功能性氨基酸影响肠道发育等重要功能:其中发现精氨酸通过影响Arg-NO-HSP70等信号通路,促进猪蛋白质合成;通过调节miRNA提高胎盘内胎盘生长因子Ⅰ等功能基因的表达和免疫功能,有效抑制了圆环病毒等引起的繁殖障碍;可调控肥育猪不同组织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改善胴体品质;低氮日粮中添加亮氨酸可激活蛋白质翻译起始因子,提高机体蛋白质合成。
4.带领团队在影响因子超过3.0和SCI一区期刊发表论文80多篇,H指数高达35,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主编中英文著作3部,"猪氨基酸营养功能的基础研究"获2013年湖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一),"仔猪肠道健康调控关键技术及其在饲料产业化中的应用"获201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畜禽氮磷代谢调控及其安全型饲料配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08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猪饲料养分回肠末端利用率及有效氨基酸需要量的研究"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猪鸡营养参数及配方新技术研究"获199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