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
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4年10月16-18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主办,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承办的“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议注册人数813人,来自国内和加拿大、美国等在动物营养与饲料生物技术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以及行业企业代表超过1300人参加了大会。
会议除特邀33篇研究进展论文外,共收到论文527篇,经学术组专家认真审核,会议交流174 篇,并正式出版了饲料营养研究进展-2014(《动物营养学报》专辑)和《第七届中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10月17日上午大会开幕式上,首先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呙于明理事长致欢迎词,中国畜牧兽医学会李传业副秘书长宣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发来的贺词。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杨国宇院长宣读了校长张改平院士为大会的致辞稿,河南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畜牧局畜牧处高永革处长介绍了河南省畜牧饲料发展状况,呙于明理事长宣读了中国工程院张子仪资深院士发来的贺词,张院士对饲料营养学科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张新友副院长代表会议承办方致欢迎词。
开幕式之后,农业部畜牧业司杨振海副司长和李德发院士应邀分别做了“我国畜牧饲料形势与下一步发展趋势”和“浅谈中国动物营养发展趋势”的特邀报告。来自美国普渡大学的Kuang Shihuan 博士和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Phil. A. Thacker 教授也分别做了题为“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igh fat diet-induced obesity and metabolic syndromes”和“Alternatives to antibiotics as growth promoters for swine”的大会报告。
会议规模大、学术气氛浓厚及交流人员多、报告内容丰富、参与面广和不含商业气息等是本次学术研讨会的特色。大会紧紧围绕“质量-生态-健康”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广泛的学术交流。会议分别设立了饲料原料开发利用/饲料营养价值评定、饲料添加剂开发利用、猪饲料营养、家禽饲料营养、生物饲料开发利用、反刍动物饲料/水产、特产动物饲料营养六个分会场进行了学术交流。每个分会场既有邀请了包括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 6 名专家及国内相关主题研究方向专家的专题报告,也有青年学子的论文交流,会场学术气氛浓厚。
在闭幕式上进行了《动物营养学报》对2010-2011年所发表论文在2012年被引次数排名前40篇论文颁奖和2014年度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中国青年学者动物营养科学奖――帝斯曼缤纷科技奖颁奖。印遇龙院士做了题为“加快饲料营养科技创新,促进饲料产业大发展”报告。
本次学术研讨会,主题鲜明,交流深刻,成果丰硕。大会的召开,将大大促进我国饲料营养科学研究工作的开展,对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学科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工程院张子仪资深院士发来的贺词:
祝贺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第七届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胜利召开
张子仪
同行们:
大家好。几年来我一直为心脏病所纠缠,遵医嘱,历次饲料营养研讨会我都未能参加,失去多次学习机会。深表遗憾。
从“六五”到上个世纪末,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迅猛增长期。饲料营养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功不可没。但是,进入21世纪后,虽然全国粮食、肉、蛋、奶总产量都在缓慢增长,但是基于人口增长等社会因素,人均占有量却面临着从“高原期”向“顶峰进军”的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面临着内忧与外患的困扰,在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规划的“2116食物安全工程”中也还存在着一系列老大难问题尚难解决。因此,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每个公民都应以为国分忧,为民解难的历史责任感,再接再厉,迎接挑战。不仅在宏观决策方面要树立“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的前瞻性预见,同时还要解决当前在科研体制中存在的“经济科技两张皮”问题。
习近平同志最近在“1463”讲话中重申了: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并着重强调了创新、体改、学风、人才问题。这是国家领导人代表纳税人向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期冀。为此,认真反思我国动物营养科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跟踪”、“附庸”、“闭门造车”、“单打独斗”、“坐而论道”等方面的历史教训;以“几招鲜”、“弯道超车”,“扭住硬骨头,攻坚克难”,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法宝”,“抓重点、抓尖端、抓基础,形成强大合力”,这是为给子孙后代少留些麻烦的需要,也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提供强大科技支撑的需要。
愿与广大同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祝大会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