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官网app下载|最新版免费下载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活动 >> 分会活动
关注“非常规原料和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2014年中国动物营养应用技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2014/11/25 15:49:18    新闻来源:

关注“非常规原料和近红外分析技术”

在饲料中的应用

――2014年中国动物营养应用技术研讨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2014年10月16日,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应用技术专题组主办,《中国畜牧兽医杂志》有限公司承办的“2014年中国动物营养应用技术研讨会”在郑州中州假日酒店按期举行。本届年会聚焦“非常规原料和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会议组委会特邀请欧洲、澳大利亚和国内专家与大家分享大麦和高粱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及近红外技术实践经验。会议由新希望六和集团研发总监、应用技术专题组主任吕明斌博士主持开幕。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理事长呙于明教授到会致辞。本次研讨会吸引新希望六和、温氏、大北农、禾丰等90家饲料企业配方、品管人员和杜邦、奥特奇等相关企业代表参会,与会人数近200人。

 

关于饲料行业的十个为什么?

        2013年,受生猪、禽肉等等主要畜产品消费低迷因素影响,饲料市场需求不旺,全国商品饲料总产量1.93亿t,同比首度下滑。随着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我国饲料行业竞争度不断加剧,也出现了众多问题。农业部畜牧业司饲料处王晓红处长就当前饲料行业五个常见的管理问题(为什么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为什么推行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为什么不能共用一个实验室、为什么要“争”氯化钠执法权、为什么我们不为MRI发声)和五个行业待解问题(为什么养殖水平不能同步提高、为什么问题产品不能及时遏制、为什么近红外技术不能共享、为什么不能不用抗生素、为什么霉菌毒素难以消除)做了详细剖析。王处长的演讲引起与会者的强烈共鸣,霉菌毒素吸附剂是否能降低毒性、饲料代加工、兽药化验实验室认证等成为大家讨论的重点。

走近身边的“巨人”――近红外技术在饲料行业的应用

        近红外是指波长在780~2500nm范围的电磁波。现代近红外光谱(NIR)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分析化学领域迅猛发展的高新分析技术,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分析专家的注目,在分析化学领域被誉为分析“巨人”,是一次分析技术的革命。随着国家饲料法规的健全和对原料快速检测准确和快速性需求的增强,这一分析“巨人”正逐渐步入企业的常规原料分析领域。

        国内应用: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实验室主任张玉良博士认为近红外光谱的分析技术具备预测原料中的营养水平、快速、使用简便的特点,其扫描时间不到一分钟,很少或完全不需样品制备、不需要化学试剂、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营养指标。然而也存在最初建立模型的费用和设备投资较高,准确度低于所参考的湿化学结果,需要控制检查的过程,定标模型的使用必须得当等不足。新希望六和集团股份公司技术部品管总经理郭吉原依据新希望六和在近红外方面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了企业利用近红外技术的关键点。新希望六和早在1998年就引进了我国饲料行业第二台近红外检测设备,历经15年的摸索,如今已发展到一百多台设备,7人的专业团队,建立完善了36类原料模型,全集团普及使用近红外检测。他提出了近红外检测技术的管理要点,即专业、集中、网络。具体作法:专业的人才管理,不仅指专业的人才,还包括专门的管理团队;集中集权管理,仪器的管理、定标、评价集中在公司总部,并且有配套的设备;建立网络化的管理,不仅可以解决常见的软件故障,监控仪器的运行参数,还可以及时升级更新模型配置。最后他强调:“近红外技术是锦上添花的设备,提高检测效率,不是雪中送炭的万能仪器”。

        国外应用:近红外技术在国外应用时间长,经验也更加丰富。本次会议组委会特邀请澳大利亚饲料企业理事会总裁John Spragg就澳大利亚近红外技术快速评定饲料原料品质方面经验进行分享。谷物是集约化动物饲养中最常用的能量来源,饲料配方以既定能值为基础,NIR(近红外)技术能更好地评价谷物能值,并提高动物饲养效率。为了建立精确的参考数据库,多年来,澳大利亚研究机构收集了3300个营养成分差异较大的谷物样品,并进行了体外实验、动物饲喂实验和交叉饲喂试验等工作。通过对日粮结构和品质的检测,及饲喂量的监控,可预测猪的生产表现,如饲料消化率,生长速率和饲料转化效率。通过NIR检测发现,不同年份收获的谷物消化能不尽相同,这是传统方法无法发现的。目前行业已公认:NIR是一种可以快速准确评价谷物品质的方法,主要用于谷物营销商和终端使用者。John Spragg博士认为在未来的NIR的应用上,主要集中在饲料原料品质评定和原料采购中,如谷物能量预测、蛋白粕氨基酸水平和利用率、原料相对价值、日粮优化等。

应对高价玉米,我们还可以选择――高粱、大麦

        我国饲料是以玉米-豆粕型日粮为主。但当玉米价格较高时,为提高养殖利润,饲料厂及养殖户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小麦替代玉米。2014年玉米价格再次突破历史新高,最高时达到了2593元/t,玉米替代再次重启,据博亚和讯调查显示,2014年8月份,有40%的饲料企业使用替代品进行了玉米的替代。然而2014年和往年不同的是,高粱和大麦作为替代新宠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在此次研讨会中,杜邦/丹尼斯克动物营养全球总部研发部科学家李月明博士与大家分享了近年来欧洲关于大麦、高粱在畜禽饲料中应用的研究成果:首先大麦如果作为玉米替代物,本身具有脂肪含量及原料能值与玉米相比稍低(约15%)、非淀粉含量及黏度高的特点。为了提高大麦在饲料中添加的营养价值,主要采用添加酶制剂和适宜的加工等方法。在李博士的介绍中,她建议在猪料添加大麦用量,前期应控制在10-20%,生长期在20-40%,育肥期则可以添加到70-80%。而在禽料中除了要适当的使用酶制剂外,其用量也较为有限,肉鸡大约为15%,蛋鸡大约为20%。作为替代新宠,高粱虽然化学组分和玉米类似,但其在其他方面和玉米还是有一定的差异,如蛋白质消化率较玉米低,代谢能值变异较大,粗蛋白含量也较大。李博士的研究表明,在高粱日粮中使用蛋白酶可以改善饲料报酬。例如在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和酶可以有效地降解非可溶性和总NSP(非淀粉多糖),提高表观代谢能。据博亚和讯测算,如果在猪料中用高粱替代玉米,按照50%添加,每吨饲料可节省成本150元/t。

        John Spragg博士表示澳大利亚大麦资源丰富,产量占全球产量的6-7%;澳大利亚种植的高粱丹宁含量很低,因此畜禽饲料中大量添加大麦和高粱。其中大麦在肉鸡和蛋鸡日粮中的使用,因能量浓度和NSP对消化的负面影响而受限制,需要使用酶,大麦添加比例最大不超过15%,高粱受限性小,最大值不超过60%。断奶仔猪受能量浓度和NSP影响,大麦最大添加比例不得高于15%,高粱不超过25%。在生长/肥育猪和种猪饲料中,大麦不超过50%,高粱不超过60%。牛对高粱的最大用量主要受热处理工艺影响,添加比例也能在50%左右。另外高粱或大麦的粉碎粒度不能大于1mm,使用效果才能更好。

背景介绍: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营养学分会应用技术专题组委员会在“精准营养 饲料安全”的学术方向下,已经成功举办过九次主题鲜明的技术会议:母猪饲料和营养、猪的净能体系、饲料安全、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脂肪营养、碳水化合物营养和饲料原料数据库、原料处理与饲料加工工艺和技术等。2014年在河南郑州举办第十次技术年会聚焦“非常规原料和近红外分析技术在饲料中的应用”。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简称NIRS)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成分分析技术。饲料企业利用NIRS技术可进行在线监测,调整配方和采购策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随着饲料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各企业在已拥有设备的基础上,急需提高应用实践能力和设备效率。为此研讨会特邀请国内外实战专家与大家分享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中国饲料工业的快速发展,饲料原料资源不足的问题愈发严重。近年来以玉米为原料的发酵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更造成玉米供应日趋紧张;玉米及其副产品的霉菌毒素污染也给饲料企业带来一定的风险。近几年国内大中型饲料和养殖企业纷纷开始使用小麦、高粱和大麦等,尤其高粱和大麦的使用上缺乏经验。研讨会特邀请欧洲和澳大利亚的专家与大家分享大麦和高粱在饲料中的使用方法和经验。

        欢迎各位饲料营养界专家学者以及技术人员带着求知的欲望和疑问参会,带着答案和想法返回工作岗位。参会者有所收获是我们办会的目标。

(记者:中国畜牧杂志 王必勇 潘巧莲)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馆南路9号博雅园1-106室 电话:010-85959009/10 传真:010-85959010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 版权所有 电子邮箱:caav2011@163.com
京ICP备11031668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54089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