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不愿当农民,这个结论不是现在就有的。我们国家什么时候农民成了“香饽饽”,年轻人争先恐后去当农民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市青年到农村当农民是在政治高压下进行的,即便如此,那些有路子的人还是把子女弄到部队工厂,也不愿上山下乡。
农民或农民子女愿意当农民吗?笔者上世纪七十年代下放在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与之闲谈,没有听说谁愿意当农民的,之所以是农民,是命运,是无奈。用他们的话说是“投错了胎”。当时,农民子女唯一跳出“农门”的机会就是当兵。希望在部队提上干,转业就不回农村了。所以,每年征兵时,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但由于名额有限,大多数青年只有无奈地留在农村“修地球”。
改革开放,农村的发展和变化很大,农民可以自由地到城市找工作。这个“自由”在改革开放前是不可想象的。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得到了实惠,收入有了提高。但是,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割和剪刀差政策带来的问题积重难返,在目前,我国农业依然是弱质产业,农民无论其社会地位还是经济收入都是弱势群体,处在社会的最底层。这样的现实,我们如何能指望年轻人去当农民?这样的现实,96%的中学生不愿当农民有啥奇怪?
市场经济时代,人们选择的机会多了,年轻人不愿当农民,这很正常,不必忧心忡忡,这个现状会慢慢发生变化。中央已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并开始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投入向农村倾斜,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这个规划,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农村会有很大改观,城乡差距缩小,农民成了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职工,生活富裕了,享受养老医疗等福利(这样的农村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那时,还担心年轻人不愿意当农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