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发院士简介
李德发,男,1953年12月出生,河北省隆化县人,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家。1978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1989年获得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农业领域首个优秀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北京市师德标兵。
长期从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工作,着眼于解决饲料资源短缺、转化效率低和畜产品质量安全等制约我国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研究大豆资源高效利用、猪健康养殖的营养调控和动态营养需求与实时测料配方技术,取得如下成就:
1.研究大豆抗营养因子对猪的危害机理和钝化消除技术。近30年,发现大豆抗原蛋白引起的过敏反应是仔猪断奶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在国内外首次开发出大豆抗原蛋白等4套ELISA检测试剂盒;研发的大豆抗营养因子钝化消除技术在我国乳仔猪饲料中的应用率达90%以上,扭转了我国乳仔猪饲料由外资企业垄断的局面,累计经济效益55亿元。
2.系统总结了国内外饲料原料营养参数的历史资料,组织建立了全国统一的饲料生物学效价评价技术规程,建设了完善的硬件系统,解决了我国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中的结果无可比性差和变异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测定了50000多个猪主要饲料原料的理化数据,建立了14种饲料原料的动态预测模型,在理论上实现了饲料营养价值由静态向动态的历史跨越,在实际生产上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仅玉米一项每年可为我国节约玉米190万吨,经济价值47.5亿元。
3.针对我国新时期养猪生产方式转变对营养需求的挑战,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猪营养需要动态模型,主持修订并实施了2004年版《猪饲养标准》,在猪最佳免疫力和猪肉品质的营养调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的研究,在《Journal of Nutrition》上发表了其1928年创刊以来中国实验室的首篇封面论文。集成了规模饲养和农户饲养条件下猪健康养殖饲料成套技术,并培育了乡里乡亲等三个品牌猪肉。
4.1996年以来,先后主持建设了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农业部饲料效价与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三个工程科技平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了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这些中心和实验室已成为我国饲料营养工程技术研发、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发表科研论文205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专利12项,出版著作6部,制/修订国家或行业标准17项。培养了143名研究生和博士后,指导的2名博士生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2人担任教授或研究员,10人担任我国排名前20位的饲料企业技术或研发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