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养禽场和养禽专业户大批出现,养禽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新形势,至今我国家禽饲养量和禽蛋产量均已跃居世界首位。随着家禽生产的发展,禽病防治工作也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这个大好发展形势下,也有力地推动了禽病研究和防治工作的进展。
我国的禽病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这与我国规模化养鸡场地兴起较迟有关,自七十年代开始,我国才逐渐在少数大城市郊区建立起现代化的大鸡场,要求有现代化的禽病研究和防治技术来为它服务。七十年代中期,以胡祥璧先生为首的专家队伍,以会战形式开展的鸡马立克氏病研究迅速取得了成果,推动了禽病工作的发展,从事禽病研究和防治工作的队伍在各地形成,小型的禽病专业研究机构也先后成立,并取得了一批新的研究成果。在这种形势下,1982年春季,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研究会在上海成立,并举行了第一次全国性的禽病学术讨论会,其后,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学术研讨会,至今已召开了20次学术研讨会。会议内容包括交流科技成果,讨论重大疫病的防制对策,制订养禽场的兽医防疫卫生规程,在行业领导、生产单位和科技人员之间起了桥梁作用,推动禽病工作的进展。随着我国禽病研究事业的蓬勃发展,研究人员队伍日益壮大,1995年秋季,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禽病学分会在扬州组织召开了首届全国青年禽病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2011年在广州市召开第二届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此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全国禽病分子生物技术青年学者论坛,至今已召开了6次青年学者论坛。
禽病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禽病学,为我国养禽业健康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目前,分会会员已有1000余人,历次会议参加的人员累计超11000人次,提交会议的论文累计4300余篇。国内学者将美国禽病学第七、九、十版翻译成中文,在国内出版发行,甘孟侯教授主编的《中国禽病学》于1999年7月出版发行,国内较多专家还出版了多种版本的禽病专著,还有《养禽与禽病防治》、《中国家禽》、《禽业导刊》、《山东家禽》等刊物发行,所有这些出版物,对我国养禽业的发展和疫病诊断水平的提高及控制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禽病研究水平的逐年提高,在禽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走向世界"的口号,号召会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90年开始参加世界禽病学会(WVPA)的个人会员至今已有二百多名,会员人数在该学会下属20多个分会中跃居首位。分会先后组织会员参加了第10届至第21届世界禽病大会,1993年组织46人赴澳大利亚悉尼参加第10届世界禽病大会,是大会中仅次于美国的最大国外代表团,1998年组织80人赴匈牙利布达佩斯参加第11届世界禽病大会,成为大会最大的代表团。
此外,禽病学分会积极推动海峡两岸科研交流合作,1995年学会组织大陆专家赴台湾高雄市参加首届海峡两岸禽病防治研讨会,随后,在1997年和2010年,分别在广州市和高雄市举办了第二届和第三届海峡两岸禽病防治学术研讨会。随着我国水禽养殖规模的扩大,水禽病研究成为禽病研究的重要分支,2011年,禽病学分会联合国家水禽产业技术体系在北京市举办第一届水禽疫病防控研讨会,至今已举办了4届研讨会。四十年来,禽病学分会(联合)主办会议超30场,对我国禽病研究和防制工作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